原标题:全世界“最轻最小”的“镇馆之宝”?考古探源长三角|草地·神州景物
<\/p>

原标题:全世界“最轻最小”的“镇馆之宝”?考古探源长三角|草地·神州景物
<\/p>

原标题:全世界“最轻最小”的“镇馆之宝”?考古探源长三角|草地·神州景物
<\/p>

\"\"<\/p>

这是2021年5月12日用无人机拍照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(2021年5月12日摄)(材料图片)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<\/p>

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豪……”突破了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,滔滔江水在即将入海之处,孕育出一片花的疆土,北折东下的江流在我国版图上宛如昂扬的龙头。<\/p>

这片长江下游的区域,被网民戏称为“包邮区”,而学名叫“长江三角洲”,地跨沪苏浙皖,如今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泼、敞开程度最高、立异才能最强的区域之一。<\/p>

\"\"<\/p>

1994年马桥遗址的开掘现场。新华社发<\/p>

而在5000年甚至1万年前,其时的“包邮区”是一番什么光景?近年来,很多考古材料证明,长江下游对中华文明的构成作出了重要贡献。<\/p>

于斯万年<\/strong><\/p>

<\/p>

浙江省浦江县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有A、B两座展现馆,这儿的“镇馆之宝”可能是全世界各个博物馆里“最轻最小”的一件。它是一粒炭化稻米,粒长3.732毫米、粒宽1.667毫米、粒厚1.723毫米。<\/p>

\"\"<\/p>

2006年11月6日,我国闻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在浙江省浦江县的上山遗址观看“万年稻米”。(材料图片)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<\/p>

更多精彩报道,尽在https://hiddenpineshoa.com